单车乱局:大佬打嘴仗争第一,小玩家开始死去

0

就算最终只剩下摩拜和ofo两家寡头,然而它们能帮投资人赚回钱么。

 ▍砂糖兔

共享单车开始走我们看过的无数创业故事的老路,越来越多以亿元为单位计算的钱不断流向金字塔尖上的企业,下面铺满了五颜六色、连名字都记不住的小企业尸体,然而依然有新玩家挤破头想进来当炮灰……

单车乱局:大佬打嘴仗争第一,小玩家开始死去

几天前,一个我压根没听说过名字的共享单车企业,死掉了。一个品牌最火的一则新闻是它倒掉的时候,可不可悲?这个名叫悟空单车的品牌1月份杀入重庆,四个月后就挂了,“北大做过保安的创业老板”的故事也没能帮它活下去。而几乎同时出现的新闻是,摩拜宣布完成超6亿美元E轮融资,ofo正在寻求新一轮5亿美元融资。

现在几乎没有悬念的是,共享单车领域两个巨头的地位不会被别人超越了,但是它们之间的争夺还在升温。马化腾这样温文尔雅的人,都能在朋友圈和人打起了嘴仗,为的竟然也是共享单车。Pony和金沙江创投合伙人朱啸虎为各自投资的摩拜和ofo谁才是行业第一争得不可开交,在我看来多少有些滑稽的成分。

单车乱局:大佬打嘴仗争第一,小玩家开始死去

第一次知道原来Pony的微信头像竟然如此正经……

可以说,每个企业都能找到一家咨询机构作出一组调查数据,显示自己已经独占鳌头了,在前两年专车圈儿还玩命烧钱掐架的时候,我参加的每一个品牌发布会上,它们都能找出有利的数据支撑自己是某一维度下的业界No.1……所以这个用户量谁第一,有那么重要么?

我都懂的道理,大佬们自然也懂,但他们还是像孩子一样吵了起来,最后放话一年后走着瞧。大佬们幼稚吗?当然不。只是他们都明白一个道理,共享单车这个被风投和资本吹起来的领域,最后容不下太多选手,能活下来的唯一方法就是,对手都被熬死了。

七彩斑斓的单车入局,当然不是为了情怀

在我的最初印象中,共享单车就是个伪命题,这难道不应该是一项免费的社会公益事业么,缓解大城市交通拥堵、灭掉地铁口的黑车、解决最后几公里……可是越来越多的创业者把它当成了风口,拉到点儿资金就开始入局,浪漫的单车故事被人家讲完了,就用五颜六色的车身颜色讲故事。

单车乱局:大佬打嘴仗争第一,小玩家开始死去

这些创业者绝对不是“为了给城市带来风”的文青,他们也知道这种模式本身根本赚不到钱,投资人如果只等分红也赚不回来,唯一的途径就是等上市,但是上市有那么容易?那为什么还有那么多资本要投进来?因为这是风口,如果出去谈事儿,张嘴不说自己投了个共享单车,可能都不好意思说自己做风投的。摩拜、ofo都被牛叉的投了,其他也只能退而求其次找个项目跟一跟。

这里面就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,知名投资人王功权(就是那个为爱私奔过的企业家)说过,共享单车的模式其实很有挑战,风险极大。虽然它使用量大、频次高,但是它门槛不高,资产损耗量大,很容易被模仿。资本唯一能做的就是玩命砸钱,砸到垄断,市场上只有你一家了,用户都在你这边,你就赢了第一阶段了。但是然后呢?

不管从押金下手,还是分析用车成本和使用费用的比例,共享单车商业模式本身是挣不到钱的,它需要的是在形成垄断之后,再衍生出新的盈利模式,可是这个新模式是什么,谁也不知道。

摩拜和ofo最后会合并吗?

身先士卒的“悟空单车”创始人雷厚义谈自己失败的原因时说,“ofo和摩拜在最疯狂的时候基本上控制了行业大部分的供应链,中小企业基本不可能做大做强。供应能力跟不上,企业不可能进行规模制造。在单车投放数量上就会完全处于劣势,最后只能被淹末在两大公司的车海里。”

但是这依然阻止不了后来者杀入的决心,对消费者来说,这些七彩斑斓的单车最后可能都变成了城市街头的装置艺术。我们更想知道的是,摩拜和ofo如果已经注定是这场游戏第一阶段的胜出者,他们最后又会走到哪里?

单车乱局:大佬打嘴仗争第一,小玩家开始死去

去年9月朱啸虎还放言“三个月结束共享单车的战争”,昨天已经改口变成了“一年后见分晓”,这场大战的难度显然超过了这些资本玩家的想象。但是现在他们没有退路,只能把估值一推再推,最后让市场买单。有了滴滴快的和优步的案例,许多人都在想,最后烧到没得可烧的时候,摩拜和ofo会不会合并。

两家企业当然是极力否认这种可能性,不过资本的事情,谁说的准呢。最终共享单车会走向何处去?可能就要看他们在腾讯和阿里的大生态布局中扮演何种角色了,但是赚钱,太难。

Comments are closed.